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发,其目的并非强行将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引入法币之中,而是试图实现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根据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研究,基于DSGE(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对中国银行系统和金融结构的冲击可控,长期看有助于提高经济产出,与稳态时的经济产出相比,可提升经济增速0.01个百分点,总体经济效应正面。
实证结果还证实,DCEP利率创造了一种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在宏观经济调控上发挥作用。理论分析表明,CBDC能够在支付方面、货币政策方面以及金融稳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维护央行主体地位,有利货币政策
根据研究,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货币在总体货币总量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自2003年以来,我国央行货币与M2的比率下降了5%,印度下降了7%,欧元区则下降了3%。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央行货币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正在下降。
其中的部分原因可能是传统央行货币的支付功能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经济的需求。从一些支付机构提出的“无现金社会”口号以及近几年来私人数字货币的发展均可以感受到,央行货币的地位正受到挑战。而央行货币的数字化有助于优化央行货币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货币地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前所长姚前认为,货币政策传导不畅、逆周期调控困难、货币 “脱实向虚”、政策预期管理不足等现代货币政策困境的根源,在于传统央行货币的难以追踪性、同质单一性和操作当下性,而央行数字货币的数字化特性则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